欢迎光临首都律师网!
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律师!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811007098  
 
微信扫描
网站首页 >> 劳动合同 >> 文章内容

新形势下企业工资收入如何分配制度

 [日期:2012-03-27]   来源:合同律师  作者:合同律师   阅读:35[字体: ] 
核心提示:新形势下企业工资收入如何分配制度?现代企业应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工资体系,这个体系有两个特点:1、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引进薪酬包的概念,针对不同人员搞股票期权、效益分享、员工持股;2、工资报酬多样化,货币报酬与非货币报酬并联重,工资报酬与非工资报酬并重。总之,这种工资体系下,工资报酬被视为投入,它注意的是投入后的产出。而我国大多数企业用于指导内部分配的理论基础仍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次上,将工资报酬视为成本,视为被动的支出。企业工资分配形式单一,没有树立“薪酬包”的系统概念,偏重运用现金手段,非现金激励措施运用较少;薪酬的激励时效上则过多强调短期效用,造成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不能有效结合;工资与福利待遇相分离,只偏重工资收入的绝对水平,不太重视待遇的效用。这种观念上的反差,必将影响和制约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竞争力。

 

 

一、时代变迁对劳动、价值和财富创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加深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劳动、价值和财富创造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劳动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是劳动手段方面,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劳动方式。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成规模的手工或体力劳动已经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机械化、自动化劳动达到95%以上。我国在这方面虽然有一定差距,但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手段自动化的程度也显著提高。

 

二是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先进的劳动手段必然要求更高的劳动者素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目前,我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毕业生占39.9%,高中毕业生11.9%,大专及以上毕业生3.8%。从技能水平看,我国企业中高级技工占4%,中级技工占36%,初级技工占60%。上述劳动力素质状况虽然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无论是劳动者的文化素养、科技知识、专业水平、职业技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进步。

 

三是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的重要性空前提高。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具有高风险性的创新性,同时缺乏可替代性。三种劳动特点比较见表一:见表

 

(二) 劳动的新变化带来了对价值创造的新认识。

 

与劳动发生的新变化相对应,价值、财富的创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生产要素内容增多,各要素对于创造价值、财富的作用发生变化。

 

传统观念认为社会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三要素”逐步被“多要素”取代。此外,各要素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些过去非常重要的要素,如劳动中的操作性劳动、资本中的货币资本等等;而过去一些被认为微不足道的要素却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劳动中的科技开发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再有就是以往一些没有意识到的要素,如信息要素,逐渐独立并发展成为关系企业发展命脉的因素。

 

大量的事实说明了上述观点,比如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超常发展。据统计,我国1998年高科技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9.4%,邓小平同志作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就是对这一趋势的高度概括。同时,正确的经营决策和科学管理也为企业带来劳动效率和产出的大幅度提高。根据有关专家的估计,当今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中,管理劳动创造的价值约占20%左右。

 

二、我市企业内部分配面临的形势

 

(一) 企业内部分配改革的有利条件

 

首先,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之后,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十五”建设中又明确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我市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工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市委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企业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这都为我市企业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其次,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市各类企业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环境,并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企业内部分配方面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最后,我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目前,全市有500多户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试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很多高科技企业建立了针对科技人员的工资制度。

 

(二) 企业内部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产生新问题,企业内部分配领域也不例外,我市企业内部分配,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观念落后。现代企业应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工资体系,这个体系有两个特点:1、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引进薪酬包的概念,针对不同人员搞股票期权、效益分享、员工持股;2、工资报酬多样化,货币报酬与非货币报酬并联重,工资报酬与非工资报酬并重。总之,这种工资体系下,工资报酬被视为投入,它注意的是投入后的产出。而我国大多数企业用于指导内部分配的理论基础仍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次上,将工资报酬视为成本,视为被动的支出。企业工资分配形式单一,没有树立“薪酬包”的系统概念,偏重运用现金手段,非现金激励措施运用较少;薪酬的激励时效上则过多强调短期效用,造成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不能有效结合;工资与福利待遇相分离,只偏重工资收入的绝对水平,不太重视待遇的效用。这种观念上的反差,必将影响和制约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竞争力。

 

第二是企业内部分配机制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司制改造,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日益健全。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分配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之一。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行董事会、经理层等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由企业根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企业经济效益决定;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适当拉开差距,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劳动部将新型的收入分配模式概括为“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




相关评论